第三十六章 南浔成立‘自治会’-《刘家大宅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珍嫂说:南浔镇上的人真好。现在也只能按你说的办。

    这几天,从北方逃难来的人越来越多。有的拖儿带女,有的全家老少,路上到处可以看到逃难的人群,听说南浔有个“救助站”,因此,不少人得到此消息,都投奔南浔而来,也弄得‘救助站’不堪重负。

    逃难来的人,有的是天灾,有的是人祸。

    听逃难来的说:他们家乡来了很多“长矛”(其实就是太平军),他们都是红眉毛,绿眼睛,手里拿着大刀、长矛。他们到了那里,就烧杀抢掠,尤其是一些大户人家和在衙门做官的人家,都逃不出厄运,被他们见到就杀,就抢。说得有声有色。

    听说太平军已经打到南京,有人说,江苏的溧阳、宜兴等地已经有人看见太平军。一时间,南浔镇上也搞得人心惶惶。

    于是,刘镛又找了顾福昌等几个有实力的几个人商量。

    刘镛说:现在世道如此不太平,听说“长矛”已经攻破南京,有人说,江苏的溧阳、宜兴等地已经有人看见“长矛”。这样下去,南浔镇一方平安难保,南浔镇也岌岌可危。依我之见,大家近期尽快把家眷、和重要资产转移到上海租界,租界是外国的的地盘,“长矛”不敢去冒犯。再者,我们成立一个“自治会”,通往南浔的主要路口,日夜有人巡逻,以保一方平安。

    顾福昌也说:刘会长,虽然年轻,但高瞻远瞩。现在世道如此不太平,南浔镇避难过来的人员,急剧巨增。当务之急,以保一方平安为重。一方平安人员平安是重中之重,尤其是家眷,老人小孩,投亲靠友,还是迁移上海,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。”待太平之时,再回南浔也不迟。难事还是守住家业为重。“自治会”主要保地方平安,不与外力相对抗。主要路口有人把守,一有情况,以鸣锣为号,通知各方,一旦有情况,立马采取措施。避难以避人为重。财产没有了,可以从头再来,如果人没有了,那就什么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于是,第二天,南浔就组织了有好几十人的“自治会”,以负责南浔镇的安保工作。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90/90600/19894273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