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0章 熟悉-《简行诸天》
第(3/3)页
再有对比谢玉突然又变大饭量,夸谢玉好胃口。
其实,谢玉刚在街上早摊上已经吃过五张大油饼、十个鸡蛋、两杯豆浆了。
对戏曲工作者来说,一直有戏比天大的说法。
这一日,谢玉自然没有回城,而是按原身习惯,慢融入演出。
其实,受原身母亲熏陶,原身很小就学习唱戏,可惜,像很多小男生戏曲演员一样,青春期倒仓了。
也就是男孩子青春期,声音变粗、变憨,音调变化,不适合唱音调繁复的曲牌了。
如此,原身跟着原身父亲学了几年配曲乐器,二胡、板胡,直到嗓子恢复些,虽不如以前,但又可以唱了。
现在又到上大学年级,学习成绩嘛……。
三个师姐中,也只有最漂亮的二师姐成绩相对好点,毕竟县戏曲中专文化课的教学质量,甚至不如职高呢。
而能进县戏曲中专读书的,有些有些戏曲方面天赋,一般家里条件都不好。
而在国家政策保护下,戏曲中专这类学校,在给予条件上,比现在师范类还好的多,不但不用交生活费学费,每月还有补贴,就业问题,不要不怕吃苦,学成了,可说百分之百有的安排。
最后,也是在原母亲的推荐下,进入原身母亲曾读过的燕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,读了三年大专。
2010年前,大专生在县里还可以了,甚至还能走了一个后备干部身份,如今二师姐在县文化宫工作,教授幼儿戏剧基础,还有最新最时兴的瑜伽课,算公务员编制。
相对来说,很原身母亲最早大师姐,县戏曲中专毕业后,除了成绩不理想,再有家庭的拖累,想让早些挣钱,补贴家里,没有再读。
当时,原身母亲也给她安排了几次进修的机会,得了一个函授文凭,原身大师姐目前在县戏曲中专当一名教师,算事业编吧!
至于三师姐,也一样,县戏曲中专后,没有再上读,但因为懂人情世故、有眼见,会交际,在原身母亲的安排下,到新成立挂县剧团的青年队当一个小组长了。
喜欢简行诸天请大家收藏:()简行诸天。